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016年宁波新建建筑开始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截至目前,已有76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认证,总面积超过600万平方米,走在全省前列。
根据市住建委、市国土局、市规划局联合出台的《宁波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2018~2025年)》,宁波将成为“浙江省绿色建筑发展重点地区和标杆城市”。
到2020年,全市按二星级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建设的新建民用建筑面积比例达到50%,按三星级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建设的新建民用建筑面积比例达到9.5%;
到2025年,全市按二星级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建设的新建民用建筑面积比例达到60%,按三星级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建设的新建民用建筑面积比例达到13.5%。
身边的这些绿色建筑你知道吗?
尽管从2016年5月起,宁波市所有新建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实际上,绿色建筑的概念并未被大多数人掌握。有不少人认为,绿色建筑就是绿化植物多或者屋顶种植绿化的建筑。其实,“屋顶花园”只是绿色建筑中的一个技术指标而已,绿色建筑还有很多的评价指标:光伏发电、太阳能等等,都是绿色建筑的加分项。
(屋顶花园)
本文邀请了宁波工程学院副教授毛艳辉博士对绿色建筑进行科普。
毛博士说,“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采用自然通风采光、低能耗围护结构、新能源利用、水循环利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集成技术,更广泛地利用自然资源,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在提高环境质量的同时,使居住环境更舒适”。
其实,你身边有不少房子就是绿色建筑。
马园路停车场即是一例。
(马园路停车场)
这个停车场位于海曙区马园路与柳汀街交叉口,建筑面积近9000平方米,建筑层数3层,总停车位259个,另有3个微型车位。
“马园路停车场改造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了建筑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室内环境,符合绿色建筑的相关要求。利用了光伏发电系统、雨水收集系统、透水地面等多项适宜且效果明显的技术。并且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模拟技术,对室内采光、通风以及室外风环境等进行模拟,以达到提高舒适性、节能降耗、环境优美的目标,真正体现绿色建筑的现实意义。”宁波华聪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相关技术负责人介绍。
新竣工的宁波大学科技服务大楼也是其中一幢。
(宁波大学科技服务大楼)
今年5月,世界银行首席能源专家Todd Johnson先生实地察看了新竣工的宁波大学科技服务大楼,对该大楼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设计功能连连点赞:“大楼完全符合绿色建筑的理念,体现了生物气候学和性价比最优的设计原则,实效突出,符合既定的建设目标,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和示范意义。”
据项目设计方宁波大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大楼获全球环境基金捐赠70万美元,用于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补助,整个工程于2016年开工,今年3月完工交付。
根据测算,自大楼建成运行后,每年可节约电量33.83万千瓦时。按华东区域单位供电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标准计算,可减少273.8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宁波市图书馆新馆项目二期)
此外,绿色建筑还能举出一串例子来:
宁波奥体中心的体育馆、游泳馆、综合训练馆,宁波市图书馆二期,宁波城建档案馆,宁波大学梅山校区,华东师范大学宁波艺术实验学校、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奉化校区、镇海庄市小学,浙江佛学院、宁波市人民检察院业务技术用房,杭州湾医院,宁波市餐厨垃圾处理厂,海曙南塘金茂府,东部新城水乡邻里三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公共建筑和住宅中。
(宁波大学梅山校区)
(华东师范大学宁波艺术实验学校项目)
2014年,我市颁布制定了《宁波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新立项政府投融资的机关、学校、医院、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建筑,保障性安居工程,以及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机场、车站、宾馆、饭店、商场、写字楼等大型公共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2016年5月1日到目前,全市城镇新建建筑实现绿色建筑标准达100%;截至2017年底,宁波市已获得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认证的项目76个,总面积超过600万平方米,其中一星级设计标识项目为21个、二星级设计标识项目为25个、三星级设计标识项目为30个。宁波市厨余垃圾处理厂,就是浙江省第一个工业建筑三星级绿色建筑项目。
新闻多一点
绿色建筑怎么实现节水节电节能节地?
20世纪70年代,欧美国家能源紧缺,首次提出了建筑节能的概念。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才出台第一部建筑节能标准。2006年,住建部推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并在2014年进行修订。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将绿色建筑明确定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我国土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由于人口数量居世界第一位,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41人,远远超出了每平方公里34人的美国,人均占有土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数的1/3。
2012年,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2012年房地产用地管理和调控重点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不得以任何形式安排别墅类用地”,因为别墅比起高层住宅,在占用相同面积的土地资源的情况下,只能提供相对更少的居住及公共空间。
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人均淡水资源只有世界水平的四分之一,宁波人均水资源更是只有全国水平的一半。使用节水器具是绿色建筑必须满足的条件之一。
宁波市给排水学术委员会秘书长、高级工程师王云海说:“我们经常用的坐便器、水龙头以及我们洗澡用的淋浴花洒,它本身有节水型和非节水型的。我们现在推荐节水型的坐便器,以坐便器为例,它一次冲水的流量大概是5升,而普通的非节水(坐便器)可能是9升,两个相差差不多会有一倍,简单的算一下,以三口之家为例,我们少算一点,一天冲5次,一年下来两种方式的冲水节水量会有20几个立方”。
小区绿化采用微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都能做到有效的节水。安装屋面集水沟收集雨水,建设下凹绿地、透水路面设施,不仅可以减少街面积水,还能有效提高水的循环利用在绿色建筑中,普遍采用具有较高能效等级的用电设备;增加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提供热水或发电;在绿色建筑中采用合理的可调节遮阳方式,在夏季可减少通过外窗透射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量,同时也能保证室内在冬季获得足够的太阳辐射热量,都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宁波华聪建筑节能科技公司高级工程师胡莹坚说:“对我们居家的居民来说,在装修时应选用合理的光源,高效率的光源,尤其是LED照明是一个很值得推荐的绿色光源。在家用电器选择的时候建议选择国家能效标识二级以上的家电产品,虽然可能我们一开始的初投资会比较大,但是从长远来说对住户的用电能耗的降低是挺有受益的。”
绿色建筑在节材方面应造型简约,无大量装饰性构件。居住建筑纯装饰性构件造价不高于所在单栋建筑总造价的2%,公共建筑纯装饰性构件造价不高于所在单栋建筑总造价的5‰。
鄞州建筑设计院高级工程师袁爱芬说:“它不能有大量的纯装饰的构件存在,这是一方面,对它的造价也有一个控制。第二个我们要求采用高强度的建筑材料,比如说高强度的钢筋、高强度的混凝土。再一个就是它的可再利用材料和可循环材料的使用,这是我们在绿色建筑当中大量鼓励使用的。”
(龙观乡李岙村光伏发电)
绿色建筑降低了建筑物能源消耗,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它对室内环境的要求有着明确的标准,首先,建筑室内背景噪声级,建筑窗墙与楼板的隔声性能必须达到国家最低标准;其次,室内甲醛等污染物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此外,大寒日住宅的满窗连续日照时间不少于2小时。
在绿色建筑中对建筑物的体型、朝向、楼距等都有相应的要求,保证良好的视野与采光,比如部分绿色建筑住宅小区中相邻两幢住宅楼水平视线间距已达到18米以上,优于现行的国家和地方标准,以降低视线干扰。
同时绿色建筑的选址也有着严格的要求,需要做到远离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胁,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等危害。另外,一般要求小区周边具有商业服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及市政公用配套设施。场地周边交通方便,距离公交站点的步行距离建议在500米内,距离地铁站的步行距离建议在800米内。
节地、节水、节能、节材和环境保护,是我国对绿色建筑最主要的评价标准。在满足所有控制项的要求,且每类指标的评分项得分不小于40分的前提下,将绿色建筑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3个等级。浙江省在2018年3月15日起推行新版售房合同,其中明确了房子的绿色建筑星级。售房合同未明确绿色建筑星级的,开发商应承担法律责任。此外,对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的,公积金贷款额度最高可以上浮20%。显示了我省对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