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洁的环境、美观的绿化、有序的管理,这是江北洪塘街道和塘雅苑小区留给大家的第一印象。
如果不是事先知道,或许你很难把这个小区与公租房小区联系起来。
能把公租房小区管理得这么好,是不是有些创新举措呢?带着这个疑问,记者今天再次走进了。
出乎意料的是,社区居委会主任曾庆坛并没有把记者带到办公室,而是先来到小区半地下室车棚内。
车棚内停着不少的电瓶车和自行车,并安装了一户一表的电瓶车充电插座。
“这些插座都会改造成智能化充电插座,推进这个改造方案的是去年成立的一个特殊的‘委员会’。”曾庆坛说。
小区内大部分承租户仍以电瓶车为主要代步工具,现在的插座无法对充电时长和充电状态进行智能化地电管理,由此会带来火灾隐患。未来将安装智能化充电插座,能实现对电瓶车的充电时长和充电状态管理,对已达到对充满电的电瓶车自动切断电源,降低火灾隐患,也节约用电量。
记者了解到,曾庆坛口中的特殊“委员会”名称叫做自治委员会。
和塘雅苑小区在2013年建成并投用,房源2101套,小区承租户由来自海曙区、江北区和鄞州区的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符合一定条件的引进人才和优秀外来务工人员组成,目前小区的入住率达90%以上。
作为宁波首个集中建设的公租房小区,和塘雅苑小区的承租户,不拥有房屋产权,无法成立业委会。那么有没有一个组织机构能代替业委会的职能呢?
2017年9月,在市住房保障管理中心牵头下,成立了小区自治委员会。
这个委员会的构成单位可不少,有市住房保障管理中心、海曙、江北和鄞州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洪塘派出所、和塘雅苑社区和亚太物业,此外,还有6名承租户代表参与其中。
66岁的马妙富是自治委员会的副主任,同时他也是首批入住小区的承租户。
“我很赞成成立这个委员会,加强了承租户与小区居委会、物业的沟通联系,能解决很多社区管理上的问题,居民也有了一个表达自己心声的平台。”马妙富说。
小区自治委员会已召开定期会议五场,讨论通过了包括文明养犬、电瓶车充电插座改造等与承租户息息相关的数十个议题。
目前,电瓶车充电插座改造方案正在积极推进,计划于7月底前完成相关改造工作。
市住房保障管理中心副主任夏毅表示,小区自治委员会的成立充分发挥了承租户代表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有效解决了小区物业管理、租赁管理和社会管理中的各类问题。
让小区承租户能主动参与到管理中来,和塘雅苑在小区成立之初就进行了探索。
2015年开设的“和雅之家”邻里服务站,围绕“便民、文化、平安、就业”这四个热点项目为承租户们搭建了服务平台,并在小区首次引入了“居民自治”的理念。
2016年成立了“融和零距离”社会组织孵化中心,整合小区内外优势资源,进一步培育和壮大了一批服务承租户们的小区公益团队,如周益金小家电维修工作室、爱心义剪、“翰墨·和塘”书画交流吧、“巧手”编织坊、老娘舅调解室、“星火”公益巡逻队、开心艺术团……
为了鼓励更多的小区承租户参与到志愿活动中来,2017年5月,小区内还开设了“乐活积分超市”。
小区志愿者在社区完成登记注册后,将获得一本“乐活积分存折”,每服务1个小时记1分。当积分达到一定分值时就可以兑换日用品了。
社区工作人员透露,这个方式有效调动了承租户们参与公益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大家在获取积分兑换奖励的同时,更在帮助他们中收获了一份快乐。
此外,由于小区承租户80%都是中低收入家庭,而且孤寡老人、高龄老人和重度残疾人等特殊人群较多。
为提高公租房小区困难居民的救助能力,市住房保障管理中心联合江北区洪塘街道办事处共同设立了“和塘雅苑小区博爱救助公益金”,专项救助承租本小区公租房身患重疾的困难家庭。目前已有3户身患重疾的承租户获得此项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