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绿道系列⑨——慈溪篇
来源: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8-06-08 00:00 浏览次数:
字号:

慈溪,新晋国家园林城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宗旨,砥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积极营造“山水入城、青青慈溪”新水乡风貌,提升城市颜值,并通过城市绿道建设,串联城市山、水、公园,致力将这块“唐涂宋地”建设成为城市大花园。近年来,慈溪根据“五大”发展理念,科学实施了一系列绿道,努力编织一张生态文化并重,人文设施完善的城市绿道网。
 

城市生态公园绿道
 

作为城市绿肺的城市生态公园位于慈溪中心城区的东北部,总面积207公顷。

园区内合理布置绿道,内外两环主绿道串联其它慢行游径系统,沿途汇集了养生湖、色叶岛屿、百果园、盆景园、阳光大草坪、游船湾、马褂木林等景点,形成融现代都市人生活、工作、游憩于一体的区域内绿道网,主绿道总长为8公里。

其中外环绿道长约5公里,环通整个园区,目前已举办多次微型马拉松赛跑;内环绿道长约3公里,以观光湖景、潮塘江景为主,较适合市民散步、慢跑。此外,整个园区慢行游径系统30余公里,满足市民锻炼、休闲与观光需求。

 

峙山公园绿道

 

峙山公园位于慈溪中心城区西南角,因园内有双峰并峙而得名,于1987年元月1日开园,总面积61公顷,是当时宁波市面积最大的城市综合性公园。

随着2011年起的西扩工程的实施,将公园总面积扩大到98公顷,并建设西扩沿山游步道,与原公园莲坞景区环山游步道相连,形成公园绿道网,总长度3.1公里,沿道亭廊、坐凳、公厕俱全,莲坞景区环山游步道保留了建设初期的石板路面,与两旁参天大树,共同印证着30余年来城市公园的变迁。

 

北三环绿道
 

2017年11月28日《人民日报》专题报道了这条绿道,点赞慈溪绿道的建设成果。

北三环绿道,东起新城大道,西至浒崇公路,两侧绿化带内改建而成,绿道长度5.2公里,总体宽度2米,部分借用人行道的宽度为1.5米,采用蓝色透水混凝土面层,蜿蜒于两侧50米绿化景观带,沿道遍植樱花、梅花、海棠、月季等各种不同时节开花的乔灌木,使游客健走、骑行的同时畅游花海。同时,为了引导市民进入绿道,完善了公共服务设施、标识系统、无障碍系统等配套设施,全段共设置13个游憩场所,配置坐凳、果壳箱等人文设施,让绿道洋溢“人文关怀”。

 

新城河绿道

 

新城河绿道按照“全域景区化”及“四态合一”的规划要求,全力打造慈溪市最大的连片新景和滨水空间。

拓疏一期工程绿道北起北三环路,南至慈甬路,全长2公里,同时配建自行车道1.6公里。绿道用红色沥青作面层,沿线设有标示标牌、观景休憩、亲水平台、游船码头、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等配套设施,在中心城区营造了一个亲近自然、休闲健身的好去处,构筑与居住、商务、游憩功能相适应的慢行交通网络,致力为市民提供绿色健康智能的“慢生活”空间。

 

环杭州湾创新中心绿道

 

环杭州湾创新中心作为慈溪城市会客厅,在倾力打造慈溪经济发展新高地、文化创意激发地的同时,同步配套串联创客码头、中央公园、滨河景观一期等公园绿地的城市绿道,绿道总长度5.6公里,通过创客码头公建群室外立体游步道环通科博文化中心、城展馆、大剧院,借用市政人行道串联中央公园、滨河景观一期、中横线南侧绿道,基本形成环创中心绿道网,满足市民及城市客人休闲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