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深化城市体检工作制度机制试点工作,6月27日上午,城市体检试点工作启动会在市住建局召开。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张雁,省建设厅总工程师宋炳坚,宁波市城市更新(城市体检)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副市长杨勇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市城市更新(城市体检)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金伟平主持。市更新(体检)办、各市级相关部门,镇海区、鄞州区等试点区参会。
会上,市更新(体检)办汇报了宁波试点工作推进情况及任务安排,张雁、宋炳坚对宁波一体化推进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工作的做法表示了肯定。
杨勇指出,宁波作为住建部城市体检、城市更新双试点城市,既是机遇更是挑战,既是荣誉更是使命。我们要深刻领悟试点任务的重大意义,提高站位、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真正把改革试点打造成为宁波高质量发展的大引擎、助推器。要让城市体检到城市更新的系统工作理念,有机融入到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的每一个环节,加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城市体检“宁波经验”,确保宁波在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为国家试点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张雁指出,开展城市体检工作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对于如何开展好城市体检试点工作,她表示,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完善好城市体检指标体系。要探索城市体检方式方法,将城市体检出来的问题作为城市更新的重点,探索建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巩固提升”的工作机制。要强化城市体检成果应用,针对问题清单,形成城镇房屋更新改造和抗震加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完整社区建设等城市更新的意见建议,作为制定城市更新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生成城市更新项目库的重要依据。
新闻多一点
3个街道列入“城市体检”试点
6月27日,宁波市城市体检试点工作启动会召开,会上发布了《宁波市2023年深化城市体检工作制度机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镇海区招宝山街道、鄞州区百丈街道和中河街道列入试点街道,试点街道内39个社区,均列入体检范围。
俯瞰宁波。
城市是一个“有机生命体”,像人体一样有经络、脉搏、肌理,在生长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城市病”问题,需要定期开展体检,发现病灶、诊断病因、开出药方,通过综合施策解决短板和矛盾,做到“防未病、治已病”,推动城市品质提升和城市安全有序运行。城市体检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我市2021年、2022年连续入选国家城市体检样本城市,并于2021年入选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随着城市更新国家试点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今年6月,我市又成为住建部深化城市体检工作制度机制10个试点城市之一。
根据计划安排,在2023年6月-8月期间,我市要求开展城市体检试点工作。
城市体检试点工作如何做?根据《宁波市2023年深化城市体检工作制度机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围绕城区(城市)维度指标,在市辖区建成区范围内开展市级城市体检;并选取镇海招宝山街道、鄞州区百丈街道和中河街道作为试点街道,开展住房、小区(社区)、街道等3个维度的体检工作。
通过体检,将全面摸清房屋使用、设施配套、街区更新、完整社区建设以及城市发展等方面的短板弱项,形成各层面的问题台账。
镇海总浦桥社区。
开展城市体检,都有哪些具体指标?据介绍,城市体检包含61项基础指标和22项特色指标,其中61项基础指标分住房、小区(社区)、街区、城区(城市)4个维度。
4个维度中,每个维度又设置了多个指标。例如,“住房维度”,从安全耐久、功能完善、绿色智能等方面设置房屋使用安全、管线管道、入户水质、数字家庭等指标;“小区(社区)维度”,则从设施完善、环境宜居、管理健全等方面设置养老、幼托、停车、充电等指标。可以说是涵盖了居民关心的城市更新改造的方方面面。
在住建部61项基础指标的基础上,宁波结合地方实际,统筹考虑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战略等有关要求,增加了22项宁波特色指标,构建起“61+22”宁波体检指标体系。例如,小区(社区)维度,从设施完善、环境家居方面新增微型消防站等3项指标;街区维度,从功能完善、整洁有序、特色活力方面新增社区绿道等6项指标;城区维度,新增三江六岸绿道贯通等13项指标。
据介绍,我市今年将实现区(县、市)级体检全覆盖,以及覆盖24个街道、20个更新片区的城市体检,同步完成对应的城市更新片区策划方案,切实做到“城市更新,体检先行”。到2025年,将实现街道级体检全覆盖。
来源:市城乡研究中心、甬派、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