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市建筑市场总站组织召开智能多层互剪搅拌桩地方补充预算定额专家评审会,新定额体系获专家组一致通过。该标准的建立标志着我市桩基施工新技术应用迈入规范化计价新阶段。
智能多层搅拌桩技术通过内外钻杆正反向旋转及多层搅拌翼板剪切系统,有效解决了传统工艺中的糊钻、冒浆等问题,在保证桩身均匀性与强度的同时,可降低20%以上水泥用量,并使大直径、深土层施工成为可能。实测数据显示,采用“两搅一喷”工艺可使工期缩短40%,桩体强度与单桩承载力提升超30%。
为确保定额编制的科学性,市建筑市场总站组建专项工作组,历时半年开展三大核心工作:
精准调研:采集7个示范项目施工数据,建立工效—消耗量动态模型;
专家论证:组织3轮跨部门研讨会,优化16项定额子目设置;
标准衔接:比对省市同类工艺计价体系,确保区域适用性。
“新定额既填补了计价依据空白,更构建了工艺创新与造价管理的桥梁。”总站相关负责人指出。该标准实施后,为新技术推广提供精准的造价支撑。目前,总站已启动向省级造价管理机构补充定额申报程序,预计年内实现全省推广应用。
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建设工程中的广泛应用,部分项目因缺乏对应的计价标准,易引发造价争议。下一步,市建筑市场总站将联合设计院、施工企业及咨询单位等,结合我市建设工程实际,加大开展地方补充定额编制工作力度,助推我市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推广应用,重点开展装配式建筑、绿色建材等领域的补充定额研究,持续完善建设工程造价标准体系助推我市建筑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