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房地产业“十二五”规划(节选)
来源:市住建局 发布日期:2012-05-16 14:58 浏览次数:
字号:

        ——基本目标
        按照国家对住房保障工作总体思路,宁波市将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逐步扩大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范围,调整和完善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房政策,逐步形成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渠道、其他保障方式为补充的住房保障体系。“十二五”期间,宁波全市住房保障基本指标为:“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260万平方米、5.1万套;完善廉租住房保障对象动态管理机制,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住房困难家庭继续做到应保尽保;争取完成市区非成套房改造,继续推进老小区整治工作,开展宜居示范小区创建活动,进一步改善外来务工人员居住条件”。
        按照国家对房地产业的工作总体思路,对照宁波房地产发展目标,宁波市房地产业基本指标为:“‘十二五’期间,宁波全市将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400亿元,商品住房新开工2700万平方米,市区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4平方米以上,土地要素投入达到2300万平方米。同时,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合理引导住房消费,强化市场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宁波市“十二五”房地产企业发展和住宅产业化基本指标为:“到2015年底,宁波市将培育2家以上年销售额突破百亿元的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新创建1个国家级住宅产业化基地、3个国家康居示范工程,5个住宅小区通过国家A级住宅性能认定。同时,发展完善房地产业关联服务体系,加快构建包含产权产籍管理、房屋征收、物业服务、房地产经纪、房地产评估、房地产咨询等在内的关联服务网络,逐步规范房地产关联服务业市场准入条件,制定行业服务行为准则,提高行业服务质量,实现以建设为主的产业发展路径向建设与服务并重的产业发展路径转型,引入有效竞争机制,实现房地产关联服务业发展路径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加快关联现代物业与服务业的发展,提高房地产业软要素竞争力”。
        ——战略任务
        (一)加强公共租赁房建设,建立多层次保障住房体系
        ……到“十二五”期末,宁波市应基本满足人均年收入在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线以下的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保障需求。逐步扩大保障和政策支持受益覆盖面,适度开展人才公寓、农民工公寓房建设,逐步将被保障对象由城镇户籍人口覆盖到常住人口……
        ……加大公共租赁房建设力度。强化住房保障资金、土地要素保障,创新投融资方式和加大政府投入,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在集中建设同时落实保障房源配建措施。加快改善城市困难家庭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重点对老城区剩余旧住宅区、危旧房和非成套住宅改造;房价相对较高的县市,可以结合当地房地产市场供求情况,统筹安排建设一定数量的限价商品房,主要用于支持满足当地城市其他住房困难家庭的自住型普通住房需求。……
        ……进一步完善保障和政策管理机制,包括建立健全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申请、审核、公示和退出制度,重点是建立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与管理机制,完善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与管理机制;严厉查处采取虚报、隐瞒、伪造等手段骗取住房保障和政策支持的行为,建立全市一体化的居民经济状况校对平台,加强和完善档案管理,完善信息管理系统,定期核实保障对象信息。……
        (二)市场和调控相结合,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根据国家、省、市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精神,按照支持合理住房消费、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增加有效供应、改善供应结构的原则,结合宁波市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合理安排房地产开发用地的供应总量、结构和时序。科学地制定城市化扩张、人口住房需求与房地产业供给之间的协调发展战略,通过土地供给结构政策、信贷政策、财政政策、规划政策等,保持宁波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地发展。……
        ……以市场为导向,合理引导市场需求。按照国家“支持合理住房消费、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的指示精神,要积极调整和改善供应结构,提高普通商品住宅供给比例,确保公共租赁房、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用地的年度供应量不低于居住用地供应量的70%;要努力促使商品住宅供应规模、结构、价格与城市居民住房消费需求、支付能力等基本相适应;树立健康的住房消费理念,合理引导城市居民的住房需求。完善住房保障的法律法规,提高住房保障的支持力度,通过规范房地产市场体系和提高住房保障体系的相互作用,促使宁波市房地产业平稳发展。同时,严格国家房地产税收政策,进一步完善房地产税收征管,继续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三)大力发展商业地产,推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
        ……“十二五”期间,要严格按照宁波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加强商业用房和办公用房的功能性开发。坚持以引导居民消费升级为导向,适度超前规划建设各类商业用房,积极开发和培育区域性城市综合体的购物、休闲、娱乐等服务功能的同时,增加文化、体育、旅游等新的经营业态,合理确定和控制社区商业中心的辐射半径和整体布点,探索小区商业用房块状供应模式,努力推进商业用房与新建住宅小区同步建设。提高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品位,创新办公用房市场开发模式,促进商务楼宇特色功能的形成。同时,要盘活办公用房存量,协调大型商务楼宇新建步伐,大力提升楼宇品质,避免办公用房结构性过剩风险。……
        ……大力发展商业楼宇经济。以产业联动、产业互补为主导,以适当的激励政策为辅助,引导同一行业、功能相近的企业在楼宇内聚集,发挥产业聚集效应,缩减商务成本,形成特色商业楼宇经济。依托商业地产,多样化培育城市综合功能,引导房地产企业在商业地产开发中注入城市发展元素,引导楼宇企业建设高智能化综合性楼宇,对现有设施陈旧、智能化程度低的楼宇实施升级工程。同时,从规划建设入手,完善城区功能,打造商务环境,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楼宇停车场、商务餐饮、商务会展、商务娱乐休闲等商业、文化、生活配套服务设施,创造良好的商务环境。……
        (四)转变行业发展方式,加快房地产业转型升级 
        ……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推进建筑低碳化与智能化。随着我国“建设节约型和谐社会”的战略实施,以及“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新的建筑革命即将伴而兴起。要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推广建筑低碳与智能化科技的应用。配合国家、省市等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建筑性能认定,推行绿色建筑星级评定,研究制定低碳建筑设计等技术标准体系和建筑安全、健康、环保、节能等评估体系。组织实施国家智能住宅示范工程和省级住宅示范小区建设,通过示范小区载体推进住宅智能化,加快住宅产品的更新换代。鼓励优秀骨干企业率先集成和整合建筑成套技术,建设好住宅产业化示范基地。同时,加快住宅产品的更新换代,如推广地源热泵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置换新风系统、同层排水系统、隔音降噪系统、低碳型建筑空气调节系统等,通过示范效应加快低碳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五)以城市规划为龙头,合理布置房地产开发空间格局
        ……轨道交通提供大运量的客运方式,是服务民生的重要工程,亦为扩大城市范围、提高土地价值空间起到重要作用。“十二五”期间,随着轨道交通1、2号线建设并陆续投入使用,将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使沿线周边土地开发强度大幅度提高,站点沿线将成为房地产开发新的热点和重点区域。……
        ……进一步优化规划房地产开发空间格局。根据《宁波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十二五”期间,按照新型城市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通过规划引导,构建城乡一体、开放式、组团型、网络化的“一核两翼多节点”大都市区新格局。即在市域积极推进以中心城六区为核心、以余慈地区和宁波杭州湾新区组团为北翼、以奉化宁海象山组团为南翼、以卫星城和中心镇为节点的网络型都市区建设。……
        ……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市空间布局,大力提升宁波中心城市发展水平。中心城总体空间布局形成核心区与外围拓展区两个层级,核心区为原总规的三江片、北仑片、镇海片,重点建设东部新城、江北姚江新区、鄞州新城区、北仑滨海新城、镇海新城、东钱湖旅游度假区6大新区。外围拓展区为新兴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功能区块,重点推进慈城组团、九龙湖组团、集仕港组团等发展组团的建设。同时,推进重点功能区块建设。在“中提升”十大功能区块推进的基础上,推进姚江、甬江“两江”北岸区域、梅山保税港区、高新区核心区以及总部基地二期、东部新城核心区以东片区、东钱湖新城核心区等新的功能区块开发建设。此外,“十二五”期间将着力提升城乡生活品质。建立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住宅供应体系,加大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中心城推进“三江口”核心区、老外滩北延等17个重点区块开发。重点实施“三江六岸”提升规划,改造三江口滨水核心区中的旧城地块,重塑提升“三江口”形象,打造滨江休闲带、一小时步行圈和水上游览三大系统,构建以“三江口”为核心,“三江六岸”为纽带的公共开敞空间系统,提升生活环境品质。……
        ……余姚和慈溪作为“北翼”区块,伴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高速铁路等重大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将共同打造的余慈中心城,未来将成为宁波都市区的副中心、杭州湾地区的专业性生产服务中心,同时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余慈中心城的总体空间布局结构为“一核、三片、三廊”。“一核”即余慈中心城的核心区,是现有三大片区的交接地带,主要承载宁波都市区副中心的市级公共服务职能,具体职能有教育、会展、商务、文化、体育休闲;“三片”为余姚城区、慈溪城区以及姚北—周巷片区。余姚城区以建设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佳宜居城市为目标,慈溪城区以建设长江三角洲南翼工商名城为目标,姚北—周巷片区职能定位为宁波副中心的产业提升基地、和谐宜居新城,重点发展商贸、市场、专业性研发设计、特色制造业集群等职能。……
        ……对于“南翼”区域的奉化象山宁海,应当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房地产业规划,发展有当地特色的地产。奉化利用自身的旅游、生态、海景、人文资源发展相应的旅游地产、海景休闲地产,打造“山海人文之城”。象山利用象山湾大桥建成通车的机遇,实施 “桥海兴县”战略,重点建设滨海新区,成为浙江海洋经济的先行区。宁海加快建设滨海生态县、打造人居幸福地的步伐,重点推进宁波三门湾区域规划建设,成为宁波乃至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
        (六)深入开展市场监管,切实加强房地产行业管理
        ……推进商品房项目管理。完善房地产开发项目手册制度,开发项目管理软件,通过企业填报项目信息,及时掌握房地产项目开发进展情况。继续做好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条件论证、初步设计会审、预售许可证核准、竣工交付联合检查等工作,按照审批制度规定,加强项目审批和批后的日常监督管理。针对房地产纠纷和投诉,会同各级政府和信访部门,加强对隐患的排查,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要加强房地产市场管理,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查处房地产开发企业违规囤地、捂盘惜售、虚假广告等行为和在房地产开发、销售和中介服务中的价格欺诈、哄抬房价以及违反明码标价规定等行为,及时纠正企业在开发经营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市场秩序。强化房地产企业资质管理。按照法定的条件,严格房地产开发企业市场准入制度,加强企业资质管理,完善核定结果备案制度。……
        ……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推进房地产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加强商品房预售管理,严格执行《浙江省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暂行办法》,落实预售资金监管机制,规范房地产企业开发经营行为。建立企业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全面推进房地产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继续完善房地产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和不良行为记录办法,实行与企业资质管理挂钩,充分发挥行业行政监管和自律监管的双重作用,建立健全行业自律机制。……
        (七)加快数字房产建设,规范房屋登记发证
        ……加强全市个人住房信息联网平台建设,开展联网数据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立市、县(市)区两级住房信息系统网络和基础数据库,掌握个人住房的基础信息和动态情况,切实发挥信息系统的优势作用,提高市场监测分析能力,实现全市住房信息交流和共享机制,着力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全面实现一体化的宁波住房信息系统,打造高效便民的“智慧房管”平台。……
        ……规范房产交易权籍管理。继续切实地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房屋登记办法》和浙江省建设厅相关文件赋予的房产登记相关工作职责,进一步完善房屋登记制度,制定全市统一的房屋登记实施规范,积极开展房屋登记官申报和培训工作,拓展服务面,提高工作效率。完善房屋交易网上备案,全面启用新版商品房网上备案系统和存量房网上备案系统,实现商品房、存量房备案系统与房产登记业务系统的无缝对接,提升办理效率和市场监管分析能力,增加房屋交易透明度。……
        ……加强房产测绘管理。“十二五”期间,要继续与浙江省测绘局对接建立全市统一的房产测绘工作流程,规范测绘行为,逐步推广实行房产预测绘和实测绘单位分离制度,积极探索第三方房产测绘监督抽查制度,完善测绘质量保障体系,切实保障测绘成果的质量,逐步推行测绘成果售房现场和交房现场公示制度,进一步梳理房产测绘成果收件资料,完善测绘成果备案制度,加强对房产测绘行业从业人员培训,促进房产测绘行业健康发展。……
        (八)切实加强物业管理,完善房地产关联服务业体系
        ……“十二五”期间,为了促进宁波市房地产行业的优化升级,需要着力发展房地产服务业,积极拓展新型服务领域,大力发展面向民生的服务业,加快构建和完善包含房地产经纪、物业服务、评估、咨询在内的服务体系。……
        ……加强物业服务行业管理。制定行业服务行为准则,提高行业服务质量,实现以建设为主的产业发展路径向建设与服务并重的产业发展路径转型。制定科学的物业管理服务标准体系与合理的收费标准体系,提升行业管理规范化水平,更好地为居民提供各类基础服务项目、专项服务项目和特殊服务项目。推动物业服务由简单化、低层次、被动式的经营模式向提供健康、文化教育、居家生活等高层次、主动式的模式转变,以最便捷有效途径满足城市居民生活品质提升的各项服务需求。进一步建立完善“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管理体制;进一步增强物业服务企业的服务意识,增强业主缴费观念,为建立和谐社会创造有利条件。……
        ……深化房地产中介行业管理。“十二五”期间,存量房的交易比例将逐步上升,存量房市场要在迅速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实现规范化、标准化,以推进存量房市场健康发展。大力推行中介从业人员服务卡制度,修改完善房地产中介管理有关文件,完善房地产中介分支机构登记管理制度,形成政府服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三位一体新模式。开发应用存量房交易备案软件系统,全面实施存量房交易合同网上签约备案制度,确保存量房市场交易房源公开透明,存量房交易合同签订合法规范。在原来存量房交易资金托管服务试点的基础上,修改完善托管服务管理软件系统,以适应并融入存量房交易合同网上签约系统,拓宽托管服务的覆盖面,保障存量房交易资金安全。加强行业诚信自律,修改完善房地产中介机构和房地产经纪人综合信用考评办法,积极引导中介机构和经纪人参加宁波市房地产中介企业诚信评比工作,促进房地产中介机构和从业人员遵守行业诚信自律公约,建立房地产中介行业长效培训机制,加强中介行业培训,提高行业队伍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