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塘街道裘市村新建住宅楼项目作为宁波市第一个开工建设的农村危旧房改造实施装配式住宅项目,已于1月4日完成竣工初验。该项目做到了预制构件模块的标准化,为以后大规模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农村传统的砖混结构房屋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很多优点。”江北区住建局(交通运输局)建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装配式建筑全部的构件均在工厂加工完成,大大减轻了现场施工量,相比传统混凝土建筑,施工工期缩短一半以上;同时省去现场浇筑环节,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标准化的设计和施工使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更有保障。
探索装配式建筑,是指使用工厂生产的标准化、集成化、模块化预制构件在现场装配而成的建筑,在结构形式上主要包括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钢结构建筑和现代木结构建筑。具有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装修一体化、管理信息化、应用智能化的特点。
去年,江北区共实施了16个新开工装配式项目,包括工业厂房、商业办公、住宅、农房、场馆等,共计实施装配式建筑面积为458002平方。
在“江北膜幻动力小镇客厅”、“长兴路中段3#地块(一期)”项目中,江北区为引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鼓励新型建筑工业化化项目采用“设计施工一体化”的总承包模式,特别是政府(国有)投资装配式建筑项目推广总承包模式,实施PC+EPC模式。
“江北膜幻动力小镇客厅”建设项目负责人表示,该项目是全省规划建设的特色小镇,项目总用地面积1853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3000平方米,建筑工程容积率约2.1,绿化率20%。项目采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建设。
项目建成后,将有效加快建筑建造速度、提高建筑质量、减少气候条件制约、降低资源消耗、减轻施工污染和节约用工成本,形成集设计、研发、生产、检测、认证、管理、物流等全产业链运营体系,对促进城市建设模式、打造绿色建筑、提高建筑工业化水平都具有积极作用。
除此之外,为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加大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智能化技术和信息系统等研发、应用和推广力度,江北区目前在天水家园以北地段3#地块等四个装配式项目施工过程中应用了BIM技术,扎实推进装配式建筑项目落地。
“建筑工业化是一种新型建筑方式,它改变了传统建筑行业中原有的手工作业、粗放型的建筑方式,实现房屋建造过程的工业化、集约化和社会化,从而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效益,实现节能减排与资源节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