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以来,全市各级建设主管部门根据《宁波市建筑业企业资质动态核查和建筑市场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方案》统一部署,强化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及挂靠等行为打击力度,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提升工程安全质量保障力度,护航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截至5月10日,累计检查房屋市政工程349个,涉及建设单位293家、施工企业307家、监理企业258家;其中对23家企业进行警示约谈,对59家企业予以信用惩戒,对9家情节严重企业实施或提交行政处罚。
5月11日,市住建局又印发《关于开展全市房屋市政工程实名制管理“固本清源”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加码建筑市场秩序整治力度,力求清理实名制考勤实施以来存在的各类顽瘴痼疾,发挥数据支撑和数字赋能作用,提升我市建筑工人和项目管理人员现场管理水平。
专项整治行动聚焦以下14项负面行为: (一)在建项目未按规定安装实名制考勤设备; (二)实名制考勤设备未完成数据直连; (三)实名制考勤设备离线,未接入市建筑工人信息管理平台; (四)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分包单位等项目人员未全部纳入实名制管理; (五)擅自更改项目状态、逃避监管; (六)擅自关闭考勤设备活体检测功能,使用照片考勤; (七)通过第三方软件伪造人员考勤照片和考勤记录; (八)项目已配置考勤设备,但未经申请擅自采用手机考勤; (九)项目采集人员照片与实际登记人员信息不一致,存在他人顶替考勤现象; (十)管理人员通过安装在项目部以外的设备考勤; (十一)未按照相关政策及合同约定委派项目管理人员到岗履职; (十二)存在连续4天及以上未有务工人员考勤信息或项目管理人员考勤信息现象; (十三)存在项目补传历史考勤数据扰乱市场行为现象; (十四)存在实名制考勤数据未经主管部门同意擅自外传现象。
专项整治行动分为企业自查自纠、属地管理部门检查、市级督导检查、总结提升等4个阶段。市住建局将以线上日常巡查+线下随机检查的并行模式对各地实名制管理专项整治工作进行督导。全市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将通过专项整治进一步强化“两场联动”机制,充分应用实名制平台岗位资质预警等信息,开展差异化监管。对实名制管理工作存在严重问题的项目,同步核查是否存在“三包一靠”等违法违规行为。对整治中发现的负面典型案例予以通报,切实起到“查处一起、警示一片”的震慑作用;对存在严重负面行为的考勤设备供应商、服务商纳入建筑市场服务“黑名单”。
来源:建筑市场处、市建筑市场管理服务总站、市建设数据档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