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市计划建设60条“七彩惠民路” 11月前将全面完工
来源:宁波市市政设施中心(宁波市公用事业指导中心)、甬派 发布日期:2025-09-04 10:38 浏览次数:
字号:

金秋九月,晨光熹微,鄞州区惠风书院前的“最美上学路”焕发新颜。彩色的地面图案如同跳动的音符,引导着孩子们欢快地走向校园。在“一平米博物馆”前,一群学生正聚精会神地观看三星堆文化特展,不时发出惊叹之声;退红绿化改造成的“甬小园”内,孩子们观察着绣球花、满天星、桂花等本地植物,并通过科普牌了解种植小知识。这条融合了文化展示、自然教育等多重功能的上学路,成为新学期送给市民最暖心的礼物,也让往日匆忙的上下学路途,变成充满乐趣与收获的成长体验。


1756952744447.png


钱湖北路商圈“便捷出行路”

“七彩惠民路”是宁波市聚焦民生痛点、回应群众关切的重要惠民工程。该项目包含最美上学路、温暖回家路、暖心健康路、放心菜市路、便捷出行路、时尚购物路、畅通上班路七大类型,通过对人行道系统进行主题化、场景化改造,实现“一街一特色、一路一景观”的美好愿景。2025年,全市计划建设60条惠民路。目前,各地正加快推进建设,确保11月前全面完工,让市民早日享受更优质、更舒心的慢行空间环境。

问计于民,精准对接群众需求

在建设过程中,宁波市政部门始终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工作原则。通过媒体平台、热线电话和实地走访等方式广泛征集民意,进学校、进社区召开座谈会,一对一联系医院、菜场等产权主体,确保“整治哪、好不好”由群众说了算。这种以民意为导向的工作方法,使得每条惠民路都能精准对接使用需求,展现独特魅力。

1756952770208.png

1756952760762.png

惠风书院最美上学路

例如,针对学校周边的特殊需求,各条“最美上学路”展现出独具匠心的设计。惠风书院打造24小时开放的“一平米书屋”,与校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让阅读无处不在;钟公庙中心小学精心布置“清风天地”清廉文化墙,通过清廉宣传标语、童趣盎然的手绘作品传递廉洁理念;李关弟中学则别出心裁地设置宁波帮人物故事展廊,让学子们在日常行走中接受乡土文化熏陶;宁波市第四中学通过改造校门前人行道空地,设置高低错落的地台座椅分隔休闲区与等候区,有效解决接送拥挤无序的问题。这些定制化设计不仅美化了环境,更让每条路都成为承载特定功能的城市文化空间。

暖心服务,关爱特殊就医群体

医院周边的“暖心健康路”建设,着重关注就医群体的就医需求。鄞州二院前河北路设置了智能导医牌,患者可通过扫码提前预约挂号,大大缩短等候时间;宁波市第七医院周边全面改造无障碍通道,采用防滑材质重建盲道系统,实现从路口到门诊的“无障碍直达”;宁波大学附属医院通过开发外滩大桥桥下空间、新建南侧停车棚,增设非机动车停车位,有效解决行人通行和非机动车停放矛盾。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改造,却让就医之路变得更加温暖舒心,彰显了城市的人文关怀。

1756952786795.png

1756952814012.png



鄞州二院暖心健康路

值得一提的是,各医院根据实际需求开展了差异化改造。部分医院在惠民路上增设了医疗知识宣传栏,让市民在等候间隙获取健康知识;一些医院还优化了人车分流方案,确保急救通道畅通无阻。这些针对性的设计让惠民路真正成为彰显城市温度的“健康走廊”。

智慧融合,提升商圈消费体验

商圈周边的惠民路建设,注重智慧体验与时尚氛围的融合创新。钱湖北路商圈“便捷出行路”引入AR导航技术,游客只需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通过实时导航指引快速到达印象城、万象汇、宝龙广场等主要商场;钱丰巷“时尚购物路”精心设置“商圈光合场”打卡点,整合各大商场优惠信息,为购物达人提供一站式服务;集盒广场全面更新人行道铺装,采用陶瓷PC砖提升行走舒适度,同时增设文旅创意打卡点和便民座椅,让购物路途成为时尚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福士、江北万达商圈通过整体设计人车分流动线,设置外卖车辆停放区,开放停车位约300个,有效改善周边车位设置不合理、外卖车辆停放无序的情况。

1756952846760.png

1756952837697.png


钱丰巷时尚购物路

这些改造显著提升了商业环境的整体品质,为商圈注入了新的活力。钱湖北路商圈在完成惠民路改造后,商户普遍反映客流量有明显提升,消费者停留时间延长,购物体验得到改善。改造后的商圈环境更加舒适宜人,既提升了市民的购物体验,也为商户创造了更好的经营环境。

功能融合,焕新菜场市井空间

菜场周边的改造突出地域特色与实用功能,让充满烟火气的买菜路焕发新活力。海曙联丰菜场巧妙利用有限空间,打造65平方米休憩廊架,采用防腐木坐凳和不锈钢花箱,既美观又实用;首南街道和众菜场在隔离栏创新融入“咸祥马鲛鱼”“鄞式烤菜”等本地美食元素,让市民在买菜途中感受地道饮食文化;学仕里菜场“放心菜市路”将鄞州学仕九里小区北面210米河边步道改造为集休憩、健身、通行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增设文明宁波景观小品,成为周边居民晨练、散步的好去处;日湖菜市场通过重新规划步行通道与停车区域,利用SP压膜地面涂装引导人车分流,增设非机动车停车位约50个,极大改善了买菜环境。

1756952858106.png

1756952865457.png


学仕放心菜市路

这些改造不仅保留了菜场特有的市井气息,更注入了文明新风。在联丰菜场,一位正在休憩廊架下聊天的居民表示:“现在买菜累了可以坐下来歇歇脚,遇到熟人还能聊聊天,感觉特别温馨”。这种充满人情味的设计,让菜场不再是单纯的交易场所,更成为社区交往的重要空间。

多元参与,共建共治长效管理

在推进“七彩惠民路”建设过程中,宁波市探索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通过制定《浙江省人行道净化技术导则(试行)》《宁波市“七彩惠民路”建设管理导则》等技术规范,为人行道治理提供了标准化指引。同时,建立部门联动机制,统筹住建、交通、城管、街道等多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

1756952888754.png

1756952880199.png


青藤书院最美上学路

值得一提的是,志愿者在惠民路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河街道,来自高校、社区、企业的志愿者参与盲道彩绘活动,将300米长的盲道变成绚丽的“晴彩之路”;各社区志愿者积极参与文明劝导服务,协助维护街区环境秩序;校园周边也随处可见志愿者忙碌的身影,共同守护学生出行安全。这种全民参与的模式,让惠民路不仅是一条条物理通道,更成为连接人与人、传递城市温度的重要纽带。

成效显著,民生工程深入人心

随着60条惠民路在今年金秋时节陆续亮相,宁波的街巷正悄然发生暖心变化。这些改造不仅提升了出行品质,更通过文化赋能、功能叠加、智慧升级等方式,让城市道路成为彰显文明底蕴、传递城市温度的重要窗口。

据统计,全市已建成各类惠民路240余条,形成了类型丰富、覆盖广泛的惠民路网体系。“七彩惠民路”民生实事项目正受到越来越多市民朋友的喜爱和好评。


1756952907027.png

集盒广场时尚购物路

未来,宁波市将继续推进这一惠民工程,让每一条路都成为“走得安全、看得舒心、记得住文化”的城市风景线,真正实现“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美好愿景,为打造中国现代化市域样板贡献更多宁波智慧。